两天一夜,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,
走10公里山路,攀登一座山峰,
在秋天缤纷的原野中探险,寻宝,
可能会遇到荆棘,
可能会在夜晚降临时想妈妈,
一定会经历平时在校园不会发生的故事,
期待、兴奋、快乐、困难、挑战、友谊、智慧……
还有不少趣事儿~
一群5岁多的娃
山林来了一群小精灵
——记彩虹园野外生存
文:肖岩(芭学园彩虹园主班老师)
那一天,
我们离开每天陪伴我们的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,
去了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山村。
那天晚上,我们身穿迷彩,戴好头灯,
像是“突击队”一般走在村子里的小路上,
路两边村子里的村民看见我们,
都睁大了眼睛。
夜晚探险时,我们很想知道
有没有黑夜小精灵……
那年,我们五六岁。
这些五六岁的孩子来自一个叫李跃儿芭学园的幼儿园,每年秋天,北京郊外的小山村都会迎来这样一群小精灵。
在叔叔阿姨眼里,他们还都是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孩子呢。
事实上,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。
当爸爸妈妈因为牵挂他们,没办法专心工作时,他们正在“征服”一座山呢!
当爷爷奶奶因为担心孩子,在夜晚辗转反侧时,他们已经进入了梦乡,小嘴巴嘟哝着:呵呵,小精灵,我终于找到你了。
“柿子会落在我头上吗?”
在去野外生存之前,老师就已经把“期待的种子”种在了孩子们的内心中。孩子们会问:“我们会有训练吗”?在孩子们的经验里野外生存是有体能训练的。老师告诉孩子们我们要经历的一些事情:爬山,宿舍生活,寻宝.......
老师在黑板上写下“柿子”两个字,孩子们都认识里面的“子”字,于是开始有各种各样的猜测:橘子,橙子.......然后老师把柿子画出来,孩子们对比、猜测,终于找到了答案。
有了这样的过程,孩子们对这两个字印象特别深刻,这就是五六岁处于文化敏感期的孩子。
再和孩子们聊一聊学哥学姐们野外生存中的经历,孩子们托起下巴问我:“柿子会不会在我路过的时候,也‘啪’一下落在我的头上呢?”全班都大笑起来。
渐渐的,期待的孩子更加期待了,嘴里念叨着不想去的孩子,也有点小期待了呢。
孩子们听说,老师上了高中才有宿舍生活,而自己这么小就可以体验宿舍生活了,有笑的,有兴奋着的,也有不想离开妈妈的。
一个孩子对我说:“每个人都会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段时间,都会想念他们的呀,都是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的,我两天后就好了。”
确实,像他说的,孩子可以学着调节自己的情绪,两天后的他,玩得可投入了。
来到山村的宿舍里,不管是平时讲话较少的孩子,还是本来就很活泼的孩子,到了这里都像重新回归大自然的小动物一般,开心地蹦呀跳啊,在院子里,玩着笑着……
没有形形色色的玩具,一张床、一个被子、一个枕头,就是他们最好的“玩具”了,最重要的是——有这样一群小伙伴。
你可能不知道,孩子们才认识两个月而已,已经是要好的朋友啦!
很多时候,孩子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,只是我们担心孩子不可以。
比如,用筷子。你家孩子会用筷子吗?
在用餐时,孩子们让我体会到:做一件事的方式有很多种,喜欢哪种就用那种就好了。
有的孩子,两只手,一手一只筷子,双手配合去夹菜。
有的孩子,握着筷子去“戳菜” 。
有的孩子,像握住铅笔一样握住筷子。
不管是哪一种,最终孩子们都夹到了自己喜欢吃的菜。
当你看到你的5岁孩子第一次用筷子夹了四次都夹不到,但他还在夹,你会怎么做呢?
帮他!看到这样的情形,很多爸爸妈妈会着急,因为这样吃一顿饭可能要很长时间。有的家人会告诉孩子怎么用筷子能夹到,然后来一个现场教学,是的,他确实要学习怎么用筷子了。
还可以怎么做呢?当时老师只做了一件事,把离他有些远的盘子向他的方向推了推,孩子并没有注意到老师帮了他,又试了两次之后,他右手中的筷子和左手配合终于夹到了想吃的菜。
老师告诉他:“恭喜你,夹到了自己想吃的菜。”
他很满意地吃着,告诉老师:“这是我第一次用大人的筷子!”
当孩子接触一样新事物时,我们要给他探索的机会,而不是不管他的需要,一股脑把我们的经验输入给他,或者全权代替。那样,孩子看不到自己的能力,就越来越不愿意做这件事了。
10公里山路,难免摔一跤!
饭后,休息片刻之后,我带上“你”,你带上“好吃吃”和“好朋友”,我们向一座“小野山”出发了。
那天,我们和孩子徒步十公里。十公里?对,你没有听错,就是十公里。
孩子们根本没有想到,我们那一天走了这么远的路。
一路上,磕磕绊绊,跌跌撞撞,回想起来都是一件件甜蜜的往事。摔倒了,爬起来,跟上咱们的大队伍,又是一条“硬汉”。
可能在家里摔了一跤,会疼的大哭,然后还会有家人的贴心问候。而在这里,有小伙伴的搀扶,和带着关爱的小埋怨“哎,咱们慢点走就不会摔倒啦!”
在这样一座深山中,会有一些动物出没。两个小女孩觉得这里可能会有狼。
“我和你说啊,这里有狼,哎呀,我好害怕呀!”说着打了一个冷战。
“真的吗?你怎么知道的?”(好奇哦)
“我来过这里啊,所以我知道。”
两个人都有点害怕了。
接下来,两个孩子逆转了害怕。
其中一个小姑娘说:“我知道狼怎么叫,嗷~,嗷嗷~”。
另外一个姑娘也叫了起来:“嗷~”。
老师说:“如果我们学狼叫的话,狼可能真的会来找我们哦。”
“恩,山越来越高了,林子也越来越密,我们不能再叫了。”
“对,不然狼真的来了”。
“这样吧,咱们回彩虹园再叫,彩虹园里没有狼”。
好一个趣味的十公里,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,忘记了害怕,也忘记了路途的遥远。
我们到达山顶了,孩子们看着自己走过的路和眼下的美景,长长地舒了口气。
山顶的正确打开姿势,应该是这样的:呐喊!
“山顶真好,我看到了天安门”,有个小男孩如是说。
一起庆祝一下,这登顶的时刻。
这一天,我和我班里的老师、同学们一起“征服”了一座山。
孩子们从白天的挑战中获得了很大的力量,带着这股力量,我们向黑夜出发。
走在乡间的小路上,村子里的狗听见“大部队”进村了,连连发出“汪汪”叫声。它们叫着,我们的孩子也不甘示弱:“汪汪汪,谁家的狗,小小汤米哥哥的狗,汪汪汪.......”
这是孩子们在音乐课上最喜欢的歌。听着孩子们动听的歌声,我突然明白,音乐是为了更好的生活,为了让自己精神得到愉快。
我们在林间跑着,跳着,唱着,笑着,天很快黑了。我们寻找黑夜小精灵,喊着:“小精灵,快出来啊!”好像黑夜也没那么可怕了。
在漆黑的夜色中,我们走了好远,该回去时,老师们居然迷路了(这是设置的课程)。然后就有了兵分两路,一路是跟着带队老师的孩子们(孩子们很信任老师,在某些程度上他们会依赖成人多一些),一队是带着老师的孩子们(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,能够坚持自己的判断),究竟哪一路是回家的路呢?
是带着老师的孩子们!
他们发现了回家路上的很多标志性建筑。
兴奋之余,他们还记着,自己的伙伴和老师还在林子里“迷”着路呢?于是他们飞奔回之前的地方。与此同时,走错路的孩子们也发现路不是来时的路,他们循着光找我们的队伍,两队快要接应的时候,那边喊着:“喂,我们是小朱队的,我们走错路了,我是彩一班的!”
焦急里带着欣喜,这边也看到了亲人:“我们找到回家的路了,你们快回来!”他们跑得飞快,因为惦念自己的伙伴和老师。
两队终于又变回我们的“突击队”,孩子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是一个团队,一个也不能少。
我亲爱的孩子们,这一战,打得漂亮!
第二天,我们根据神秘人的藏宝图,找藏着宝藏的地方。
开始寻宝啦!
发现一个宝藏,怎么拿到呢?
看我的!
没有找到苹果,但是我的朋友送给我一个,好开心!
这两天一夜的野外生存,住在山林的那一晚,探险时当孩子们的头灯一个个亮起的时候;当宿舍的灯熄了,院子里的光透过窗帘,照在孩子们稚嫩的脸上的时候,我确定,我们找到了黑夜小精灵。
精灵眨着澄澈清亮的眼睛,把力量送到孩子们的身体里,把智慧送到孩子们的心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