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报名 合作咨询 幼儿园介绍 联系我们

养育孩子是科学,更是艺术——跃儿教育15周年特邀洪兰教授讲座

发布时间:2019-04-23 发布作者:小芭

  2019年4月13日,在北京绿洲水乡,绿意盎然,水波粼粼,水中小岛上垂柳的枝条随着微风轻摇,悄悄地欢迎着今天将要来到这里的朋友们。


  上午9点,空气中传来悠扬温暖的歌声。原来是芭学园老师们唱起了“芭式歌谣”,欢迎来自台湾的洪兰教授,欢迎前来参加今天洪兰教授讲座的朋友们。


  


  李跃儿老师在彩虹桥的那一头等待着,和初次来到芭学园的洪兰教授温暖拥抱。



  李跃儿老师讲起第一眼看到洪兰教授演讲视频,就被吸引的情景。芭学园的教育理念“孩子是脚、教育是鞋”来自《中庸》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”,而洪兰教授不仅研究脑科学,而且把脑科学跟教育和养育生动地结合起来,与芭学园的教育相通相融。


  这次能够邀请到洪兰教授来芭学园,与芭学园老师和家长朋友们分享教育和养育,非常荣幸,也非常高兴。



  开讲前,洪兰教授脱下外套放在椅子上,说在台湾生活习惯,这样比较清爽。刚一开讲,在洪兰教授演讲视频中隔着屏幕感受过的语速快、幽默、信息量大,现场扑面而来。


  4月13日、14日洪兰教授两天的讲座听下来,我印象最深的,是讲座最开始的一句话:


Parenting is an art, not a science.

-Leonard Sax.MD. Ph.D


  教养孩子是艺术,不是科学。


  为什么?


  洪兰教授说,科学讲究重复性,艺术讲究个别性。


  养育孩子,既要符合孩子作为一个“人”的发展规律,也要顺应孩子作为他自己的独特;既要尊重孩子先天基因带来的特质,也要顺应孩子后天成长环境和经历。


  我的理解是,养育孩子是科学,更是艺术。


  洪兰教授的分享,就以科学和艺术两条线交织进行,脑科学研究发现是严谨的科学,生活中真实的例子是人类生命的艺术。




  人的自然发展规律,可能高中或大学的生物课本、心理学课堂中讲过,但我们没有用心留意它,或者慢慢淡忘了。有孩子以后,我们以本能、以耳濡目染的经验去养孩子,也难免受到各种声音的影响。


  但无论如何,我们需要清晰,脑科学研究的发现是,幼年时期是人大脑神经元飞速增长、神经连接飞速建立的时期。9个月婴儿的大脑皮质神经元每秒可以长40000个新的突触,突触成长的高峰是9个月到2岁。而且这时幼儿的突触比成人多50%.


(从出生到2岁的大脑神经发展示意图)


  洪兰教授提到,大家不要因为幼年期是大脑神经发展的关键期,就忙着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,因为最能够使神经元建立连接的东西,不是抽象知识,而是直接经验。



在直接经验中学习


  人类天生的发展机制安排孩子在出生后经历各个敏感期,在很多成人看来,就是各种捣蛋,各种“作妖”。


  在讲座现场休息时,一位妈妈跟我聊起她女儿不到1岁时,有一段时间,总爱把家里茶几上的东西挨个儿扔到地上,水果、小积木块、纸巾塑料盘子、纸巾……扔得满地都是。明智的妈妈早已把玻璃的、瓷器的东西都收了起来。


  巧的是,当天会场外就有一个8个月大的宝宝,给到他手里的东西,他也是扔到地上。但每样东西扔了十几次之后,他开始试图放进嘴巴或者握一握或者摇一摇,开始换着法子研究这个东西。


  以小芭的理解,处在探索物质阶段的孩子,看到扔出去的东西形成的路线(如抛物线的形状),听到不同东西落在地上发出的不同声音,综合感知不同东西的重量、落地需要的不同时间。在这个过程中,眼睛、耳朵、大脑神经所获得的信息和直接经验,正是孩子大脑神经元收到信息、建立连接的过程,也是将来学习物理的基础,还是将来开车在路上判断行车距离和安全的基础。


  探索中的幼儿根本不是在捣蛋,而是在探索物质,探索时间和空间。他们正是在无数的、不计疲倦的“捣蛋”中才逐渐感知物质,感知时间的存在。当然,这不是说对孩子不能有规矩和限制,而是从根本上去理解孩子为什么“捣蛋”。


  在讲座现场的问答环节,有一位家长也问及这个问题,洪兰教授分享说关键是要了解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。1岁的幼儿扔东西,跟2岁半的孩子、5岁的孩子扔东西,是有不同原因的。经历过对物质本身的充分探索之后,孩子会开始探索可以用某个东西来干什么。



试错与顺其自然


  洪兰教授分享她去芬兰的幼儿园参访,和小芭听说过的一样,芬兰幼儿园是“没有不合适的天气,只有不合适的衣服”。


  芬兰因为1/3国土在北极圈内,冬季严寒漫长,但孩子们总是有大量户外玩耍的时间。在户外跟大自然中的土、水、风、植物、动物亲密接触,在户外把身体和心灵融入自然的天气和季节流转,既建立超级丰富的直接经验,又建立跟大自然的深刻联系,孩子从身体到大脑认知再到心灵,都在被滋养的同时获得良好发展。


  洪兰教授还分享她在芬兰的幼儿园看到,一个孩子尝试好一会儿终于把裤子穿上,但是穿反了。老师对孩子说穿好了出去玩喽。


  为什么老师不纠正孩子?


  芬兰幼儿园的老师说,裤子穿反了没关系嘛,今天穿反了,出去玩跑啊跳啊孩子会感觉到不舒服,他自己会体验到这种感觉,然后他会开始调整。即使明天又穿反,后天还是穿反,第四天他就不会再穿反了。


  孩子就是在经验中学习,在试错中学习。而这种经过不断试错、不断调整、终于学会的过程,大脑神经元建立的连接最牢固,它是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。


  如果成人替孩子做,或者用语言给孩子指出来,都不能真正帮到孩子。更重要的是,如果当时孩子好不容易穿上,老师马上指出他穿反了,孩子的努力和热情一下子就被浇灭。


  幼儿的“左右不分”普遍存在,不仅表现在穿裤子、穿鞋子上,不同国家的孩子写不同的文字,也都存在写反的现象。这是人类大脑发展的自然机制。


  在演化进程中,人类大脑是几十万年前就有的,而文字是几千年前才有的。人类在过去几十万年的大自然原始生活中,是不需要像我们现在认识文字这样明确区分左右的。随着孩子经验的增长,随着大脑的逐渐成熟,孩子自然能够区分。


  “待他自熟莫催他,火候足时他自美——苏东坡”。


  允许孩子犯错,不要做橡皮擦妈妈,不要抹杀孩子的努力。


  顺其自然,既是科学,也是艺术。



主动学习


  听到幼年期是大脑神经元发展的关键时期,你为孩子已经过了这个阶段感到非常遗憾?担心弥补也来不及了?


  洪兰教授分享了脑科学研究的发现,也分享了动人的真实生命故事,它们都在说:人类大脑具有可塑性,它会因应外界需求而改变神经连接,是环境与基因互动的产物。


  人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,主动学习带来神经回路的改变和强化。

  小提琴家负责音乐功能的大脑神经元连接,与普通人不同。

  多年开公交车的司机,其大脑神经元连接,与多年开出租车的司机不同。因为公交车每天走固定线路,而出租车司机每天走不同线路、面对各种人和情况。

  天生没有手的人,他的脚跟手一样能干,切菜做饭做得很好。

  瘫痪状况相同的两位老人,一位积极投入复健,一位消极放弃,数年后前者康复程度和生活的幸福感远远好于后者。

  图中这位女演员,在中风之后用强大的决心和意志力复健,竟然再次登台表演并获奖。用脑科仪器观测她的大脑,发现因中风而受到损伤的大脑区域所承担的功能,已经由另外的大脑区域接过去担当。



  讲这些生命故事,不是为了励志,而是引导我们清晰地看到:


  无论养育孩子,还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,我们已经建立的大脑神经连接(心智模式),决定我们抱持怎样的观念——采取怎样的行动——获得怎样的结果——结果又进一步影响大脑的神经连接。


  每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的总和,过去的经验造成现在的我们。




  诺贝尔奖得主James Heckman追踪1970年4月出生的17000名婴儿到2008年,发现影响他们生活快乐和满意度最高的因素是:


selfcontrol 自我控制

integrity 品德

persevervance 毅力


  自我控制,主要指情绪管理。情绪是改变大脑最快、最厉害的工具。


  但人能够管理情绪的基础,是安全感和爱,这也是幼儿第一需要被满足的需求,是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。



情绪管理


  猴子的实验,小猴子对温暖和安全依恋的需求与对食物的需求同样重要,被冷漠对待和拒绝的猴子长大后成为施虐者。罗马尼亚孤儿院的悲剧,孤儿院的孩子们在幼年时期虽然食物得到满足,但情感需求被忽视,长成少年时他们对人极其冷漠。


  孩子需要被爱,需要温暖和安全感,也需要被允许表达他自然产生的各种情绪。


  那么在安全感和爱的基础上,如何教孩子管理情绪?答案就是大人作为榜样,大人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,这是首要的。


  另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层,大人能够感受并真正理解孩子的情绪,而不是用刻板的语言模板去倾听孩子。理解孩子的情绪,懂得孩子的心灵,这正是育儿的核心艺术。


  在洪兰教授分享结束之后,李跃儿老师以视频解析的方式,与来到现场的家长朋友们分享如何看懂孩子的情绪,如何引领孩子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。还有洪兰教授分享的更多育儿案例、教育经验,篇幅所限,小芭在这篇文章中只能分享一二。


  最想与你分享的,仍是开篇那句话:养育孩子不只是科学,更是艺术。


  养育孩子之道——爱与以身作则。